首页 >> 勐腊鞘花

安徽环巢湖现生态美景分水岭植森林长城千年健属

时间:2022/07/28 01:40:45 编辑:

安徽:环巢湖现生态美景 分水岭植森林长城

9月18日消息:“江淮锦绣森林城、环湖魅力新合肥”。昨天下午,《合肥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》专家评审会在翡翠湖迎宾馆举行。历时4个月编制完善的《规划》正式通过评审。合肥市力争在2013年实现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,主城区绿地率达到42%;并在2020年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0%以上,水面覆盖面积达到18.4%,初步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、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和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,实现城中林阴气爽、鸟语花香,城外碧水青山、花果飘香,把合肥打造成为依山傍水滨湖通江的国际化宜居城市。 ?

2015年

全市森林覆盖率35%以上城区绿地率40.5%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.3平方米全市道路绿化率85%以上市政投资公园100%对外免费开放

2020年

全市森林覆盖率36.8%以上城区绿地率41%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平方米市域人均游憩面积118平方米生态文化示范基地18个以上城市慢行绿道总里程500公里

从“缺林少绿”到森林城市

合肥在历史上,曾经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城市。 1949年,合肥仅有林地146公顷、零星树木1.3万棵。但合肥的“造绿”行动开始的很早,1951年建成了合肥市第一座公园逍遥津,同时开始在旧城墙基础上营造环城林带。1993年,合肥市就明确提出了建设“森林城市”,是当时继长春之后,全国第二个提出这一目标,并完成了“森林城建设规划”的城市。

在会场上,PPT秀出了1994年版的合肥“森林城”规划书,在封面的规划时间上清清楚楚地写着“1994~2010年”。这一版的规划在1994年7月得到了国家林业部的批复同意。之后,合肥还曾经分别获得“全国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试点城市”和“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试点市”,并在2010年后,再次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。

合肥的“森林梦”,追逐了20年。 2012年版《合肥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》于今年4月24日签订中标合同,随即开始全市征集编制的基础资料及数据。昨天拿出的《规划》历时近5个月,已经先后经过了四次修改完善,为合肥“量体裁衣”精心打造。

?合肥绿化“潜力巨大”

合肥距离全国森林城市,还有多少差距? 《规划》中认为是“两少一低”,即森林资源总量少、林地面积少、森林覆盖率低,森林资源的总量不足。最大的问题是土地资源的紧缺。

树种简单、森林树种结构不合理,是合肥面临的又一问题。主要树种集中在杨树、马尾松等,其中杨树林面积占了将近39%,混交林比重仅9%,森林单一;此外森林资源质量不高,约有95%的林地缺乏抚育管理;用材林比例偏高;树木以小树、幼树为主,一环路内胸径大于40厘米的树仅占1%;由于道路改造等原因,行道树及绿化更新频繁,保护力度不够。

不过,合肥的绿化潜力也很可观。专家认为,合肥有9384公顷的宜林地、400余处矿床中部分工矿废弃地、水系河道景观带、道路可绿化面积等,若将各项土地绿化潜力完全挖掘开发后,可以使合肥市域森林覆盖率增加8.22~10.37个百分点。至2020年,将使13362.4公顷湿地面积得到保护与恢复。

“一湖一岭”绘森林图谱

按照《规划》的描述,合肥将按照“一湖一岭、两扇两翼、一核四区、多廊多点”的生态空间格局。 “一湖”是环巢湖生态恢复与景观风貌区,“一岭”是江淮分水岭森林长城,“两扇”分别为南北两大生态休闲绿扇:北扇为董铺水库、大房郢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和生态游憩林,南扇为南淝河森林湿地公园、大张圩万亩林场、牛角大圩都市田园和巢湖滨湖岸带森林湿地景观。

“两翼”是东西两大生态涵养与绿色休闲翼,西翼:以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-莲花山生态保育区-肥西三岗乡村旅游区为核心的西部生态运动与假日游憩组团。东翼:以龙泉山游区-桴槎山生态保育区-肥东温泉养生度假村-肥东花木基地-休闲采摘基地为核心的东部生态游憩组团。

“一核”是主城区,包括环城公园、大蜀山城市中央森林公园,社区周边“300米见绿,500米见园”的城市街区公园、社区游园,以及慢行绿道、绿阴车场、景观阳台等多元绿色空间。

“四区”是指四大特色主导功能发展区,包括北部水源涵养与生态产业区、西部生态度假与花木产业区、南部水源涵养与生态防护区、东部生态农林产业聚集发展区等。 “多廊多点”指城市生态景观防护林网和区县镇村人居森林建设。

?声音

合肥与其他林区城市不同,淡水、湿地资源丰富,三分之二都是农田耕地,是不可突破的红线,林地只有三分之一。所以,合肥建设森林城市需有自己的特色。

?——国家林业局原资源司司长汪绚

现在老城区以连片的住宅小区为主,更多考虑交通而忽略了绿化,尤其东城、北城,导致森林绿化比重比老合肥城少了。所以建议合肥在都市核心区的绿化方面多加考虑;新区建设时,不要大面积的都盖起住宅、写字楼,而要规划绿化,这需要森林城市的规划对合肥城市规划起到补充作用。

——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宛晓春

“森林合肥”专家视点

江泽慧:我爱环城公园和农大校园

她,73岁,现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林科院院长;他,81岁,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。 9月17日下午,他们一同围坐在圆桌前,为合肥森林城市的规划方案把关。

江泽慧、彭镇华,这两位林业界的泰斗级人物,有着几乎如出一辙的一段经历:上世纪50年代就读于安徽农学院(今安农大前身),后在学校从讲师做起,直到成为博导、院长;96年同时离开学校来到中国林科院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两人都透露了对合肥绿树成阴的留恋。

“合肥打造森林城市很有基础”

“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,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。 ”江泽慧说,从今年4月接手合肥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这个项目后,规划专家对合肥城乡绿化建设进行了全面考察和调研,广泛征求了农业、水利、林业、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意见,“有些城市规划要做一两年,合肥各方面配合很好,规划完成很顺利。 ”

?江泽慧透露,她曾给安徽做过森林生态网络规划,合肥市就是最早做的一批。“现在城市规模越来越大,你们做生态的力度也不小。 ”从一个缺林少绿的城市成长为全国首批城市,再到全国第二个提出森林城市目标的城市,江泽慧说:“合肥打造森林城市很有基础。现在城市都在大发展中,森林城市要真正建成也要抢抓机遇,大建设不是说在哪里盖一栋高楼大厦、建一个城市广场就可以搞起来的,还要让森林走进城市,这需要统一的规划和建设。 ”

此次通过专家评审的《规划》,也给在合肥生活了多年的江泽慧无限眷恋。 “我很怀念环城公园和农大校园。环城路的绿化从现在来看,保护得都是很好的;我最喜欢安农大的校园,那里面绿树成阴,我记得那个时候,广长得可好了。 ”

“全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中有合肥的一份”

“合肥做森林城市规划,在全国也算较早一批了。”此番率领团队操刀编制新《规划》,彭镇华提到自己对1994年合肥的老《规划》也很熟悉。评价合肥的森林绿化,老教授用了两个“稀罕”。

与江泽慧相同的是,在合肥工作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彭镇华也很怀念合肥的“绿”:“合肥绿化建设的标准很高,当年很多城市拆了城墙就算了,合肥还打造了环城公园,这在当时很突出、很稀罕。 ”

?“今天再做规划已经不同了,合肥已经成为怀抱淡水湖的大城市,森林城市的规划也要将巢湖片区纳入,这在全国也是稀罕的。 ”彭镇华透露,他们的团队已在全国七个省份完成了类似的规划,“在全国要建立森林生态网络体系,这其中就有合肥的一份。 ”

?合肥“绿脚印”

1949年合肥只有林地647公顷,城区零星树木1.3万株1951年合肥第一座公园——逍遥津公园建成,同时在城墙基础上营造环城林带

1972-1977年造林进入高峰1977-1985年市区每年种树22.08万株,大蜀山形成郊区森林1989年发动“五年消灭荒山、八年绿化安徽”1990年完成环城公园建设1993年提出建设森林城市,并完成“森林城市建设规划”2002年至今林业资源增长近3倍,森林覆盖率提高4.3%2013年主城区绿地率达到42%,规划新增绿地1530公顷2020年再增绿地面积2700公顷

插头线静态拉力试验机

单丝扭转试验机

500N纸张拉力机

100吨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

碳素杨氏弹性模量测试机

相关资讯